首页

柏芝陆

时间:2025-05-29 17:48:04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13428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美云南》:“活·力”

2月17日晚,“十四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开幕,运动员入场时屏幕上的国风动画不断展现各代表团的地方元素——从北疆长城到南海椰林,从长白山巅到港珠澳大桥……众多南方省份代表团的亮相,让大家看到了冰雪运动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的转变。

新疆首条跨沙漠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王文涛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方愿加强与法国工商界合作,促进中法经贸关系稳定发展。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潜力巨大。2024年是中国“消费促进年”,消费者对优质进口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欢迎法国企业积极参与,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习言道|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白玛玉珍委员了解到,在基层乡镇,近些年“90后”年轻干部快速补充进来,占比已经达到了50%。充满活力是优势,但因为他们绝大多数生活成长在市里、县里,对基层工作了解不深,很难直接面对农业、农村、农民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

联播观察|习近平点赞奥运健儿赤子情怀

在陕西咸阳兴平市陈阡村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藤,果香四溢。游人们穿梭于葡萄架下,体验采摘的乐趣。

“金庸人生与文学的对话”活动在韩举行

毛某2018年进入林业系统,他的记忆中第二年就有当地居民向他反映野猪毁坏庄稼,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时间也正是2019年至2021年之间。在野猪闹得最凶的时候,岚皋县甚至专门从财政资金中挤出20万元,按照人口比例和耕地面积分配到各个乡镇,如果有野猪侵害庄稼的事情发生,在确定完受损情况后可以直接申请专项资金赔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